從全國肥料雙交會看 “十四五”我國肥料行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
|
作者:agriculture-100
|
發布時間: 2020-12-11
|
3050 次瀏覽
|
分享到:
一年一度的全國肥料雙交會已落下帷幕,特殊年份特殊背景下召開的這次全國肥料行業的盛會,突顯供需對接大平臺作用,緊盯綠色發展方向,內容豐富、資訊權威、指向明確,成為國內農資展會一道亮麗的風景。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我們發現,在今年全國肥料雙交會同期組織的諸多活動中,有4大行業熱點話題最受廣大參展企業、參會代表熱議和關注。這些熱點問題,直指我國農業進入綠色發展方向、肥料行業“十四五”發展走向和行業重大政策變化,對肥料行業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熱點一:七類肥料登記改備案政策權威解讀廣受歡迎。按照“放管服”要求,2020年9月,《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20〕13號),將水溶肥料等7類肥料的管理方式由登記改為備案,這是肥料管理制度的重大調整,從注重“事前”管理調整為更加注重“事中”與“事后”管理。農業農村部肥料行業管理部門在雙交會上對這一政策進行了權威解讀,對政策落地的具體實施方案進行詳細說明,受到與會者的歡迎。
熱點二: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標準宣貫備受關注。水溶肥料作為新型肥料市場上的一個新品種,受到追捧,發展迅速。但農業農村部組織的全國肥料質量監督抽查發現,目前水溶肥料產品質量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通過行業標準進行規范。為此,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牽頭修訂了農業行業標準《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Y/T1107-2020),今年11月1日正式實施。為了宣貫新標準,強化標準執行,凈化肥料市場,進一步提高水溶肥料產品質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全國農技中心在雙交會同期舉辦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標準宣貫培訓班,標準主要起草人員對新標準進行詳細解讀和說明,開展現場答疑,與會代表紛紛表示收獲滿滿。
熱點三:肥料增效創新發展論壇引發熱議。“一樣的配方,不一樣的效果”,經常聽到這樣的議論。實際上,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肥料增效劑。肥料增效劑主要指—類以增加養分有效性為主要目的的活性物質,對提高肥料附加值、促進農業增產、增收具有明顯的效果,必將成為今后肥料發展的主要方向。全國肥料雙交會期間,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肥料增效創新發展論壇,圍繞肥料增效劑新理論新技術新產品,以及肥料增效劑管理法律法規、檢測技術、功效驗證等方面進行廣泛交流和深入研討,引爆行業熱點。
熱點四:肥料社會化服務組織廣受追捧。我國農業生產經營服務正在發生巨變,規模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是方向。新型生產經營主體逐漸增多,家庭農場超過100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222萬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89萬多家,涌現出全程托管、代耕代種、聯耕聯種等多種服務方式。施肥技術落地,施肥社會化服務組織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當前,施肥社會化服務組織發育剛剛起步,部分企業做了很好的探索。這次參加全國肥料雙交會的企業,如史丹利蚯蚓測土、金正大金豐公社、中化MAP等,充分展示了肥料企業從事土壤測試、配方研制、施肥指導和施肥服務的成果,受到參展企業和觀眾的廣泛關注。(來源:北京農媒人)